新闻详情

NEWS

“延迟到账”无法撤回,防骗意义何在
2017年09月19日 09:40:35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新华网炫知传播力分析系统显示,今日互联网传播力前五名分别是:

序号

题目

首发媒体

传播力指数

地域

1

多地整治“老赖”有奇招 未来微信能标注失信?

中新网

2778

多地

2

中国互金协会:比特币日益成为洗钱、贩毒等犯罪活动的工具

澎湃新闻

2183

全国

3

老外点赞中国:百姓非常好客 热情程度难以置信

中国日报网

1620

国际

4

我国已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超过27万吨

新华网

1495

全国

5

剁手族有多厉害?上半年网络零售市场规模突破3万亿

浙江在线

1270

全国

 

    □网民爆料移动支付“延迟到账”成摆设  媒体:架空了制度初衷

《北京青年报》报道,近年来,电信诈骗案件一直层出不穷。去年年底,各大移动支付平台相继推出延迟到账服务,似乎为避免民众遭遇电信诈骗提供了一份“后悔药”。近日,有读者反映称,自己虽然已经选择了延迟到账,但依然未能避免被骗。记者体验发现,在一些支付平台,所谓延迟到账功能,并不能实现撤销交易,一旦被骗选择转账,钱款依然会进入对方账户,只是延迟一段时间而已。

@燕赵晚报:延迟到账是为了给转账人设置“冷静期”“后悔期”。可到账是延迟了,却不能及时撤销转账,这无疑架空了“延迟到账”的制度初衷。

网民“丁家发”:目前各大移动支付平台设置的所谓“延迟到账”服务,转出的资金仅仅是延迟一段时间到账,转账人并不能撤销任何交易,也就等于“剥夺”了民众原本所期望的后悔权。

网民“何勇”:改变移动支付平台“延迟到账”功能沦为摆设的尴尬局面,需要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其功能作出硬性要求和约束,参照银行“延迟到账”的标准同等要求移动支付平台。

网民“扶青”:消费者对于“延迟到账”功能持有疑问,根本原因在于一些电信诈骗案件仍时有发生,金融安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。


舆情监测首选查舆情:http://www.chayuqing.com